客房預訂
? 預訂

酒店地圖

酒店地圖

新聞中心

疫情滌蕩下的旅游業,何時迎來復蘇窗口期

發布時間:2020-02-29

     旅游業的全面恢復需要經過五個階段。

    中國青年報2月28日消息,近期,部分省(區、市)出臺了《指導旅游景區開放的工作指南》,部分旅游景區及經營項目逐漸開始正常營業。這個現象引起了一些行業內專家的擔心。

  在2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,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表示,2月25日,文化和旅游部相關司局發布了《旅游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》,旅游景區的恢復開放,應當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,堅持分區分級原則,不宜搞“一刀切”。疫情高風險地區旅游景區暫緩開放,疫情中風險和低風險地區景區開放由當地黨委政府決定。

  對于某些景區出現游客扎堆兒的情況,北京旅游學會副會長、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張輝也對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表示了擔憂,他表示,疫情對旅游業打擊很大,想盡快恢復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現在恢復旅游業還不現實,為時過早。

  旅游業過早復工復產沒有意義

  張輝認為,旅游是一個空間流動性和人員聚集性相結合的產業。沒有空間的流動和人員的聚集,旅游業就不可能有收益。而旅游業的這一特性與目前國家疫情防控的整體方針是相悖的。

  其次,目前國家提倡的復工復產,主要是針對維持人民基本生活的行業,以及國家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。目的是不讓疫情的發生導致整個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停擺,同時也為了避免國際產業鏈的斷裂,避免對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。旅游業不是國家復工復產的優先領域,現在復工復產也沒有意義。

  從需求角度看,景區即使復工復產,也沒有客流量。“前一段時間,黃山重新營業,一天只接待了一個客人,那么大一個旅游區,所有的管理者、經營者圍繞一個人服務,還要做防護,從經濟角度來講沒有意義。”張輝說。

  張輝認為,旅游業的恢復應該是漸進式的,要分類進行恢復。“室外的、自然性的景區可以先恢復,館內的、人文的、演藝的,可能要晚一點;自駕車旅游可能恢復得快一點,團隊旅游可能要慢一點;國內旅游里的近距離旅游,比如城市周邊游可能恢復得快一點,長線、中長線的旅游可能要慢一些;入境旅游的恢復時間恐怕要更長一點”。

  旅游產業恢復常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

 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告訴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,旅游業的全面恢復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:

  第一個階段是啟動恢復階段,首先是非疫區的啟動恢復。現在,非疫區的一些旅游景區和飯店已經開始慢慢恢復,但是量還很小。

  第二個階段是跟疫情共同存在的旅游恢復階段。“我們目前正處于這個比較復雜的階段。這個時候開放景區,如果出現大客流,可能會引起新冠肺炎新一輪的傳播。復產的工業企業,只需要對員工進行管控,不涉及跟消費者的接觸,相對來說好控制,但是管控游客就很難。所以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時候,寧可慎重”。

  第三個階段是發展階段,出現在疫情發生拐點之后。這時旅游業會進入到全面振興的階段。這個階段會有一個標志性的信號,就是文化和旅游部發出關于旅行社可以開始營業活動的通知。“旅行社一定是最后一個恢復的,因此這個階段的標志就是旅行社恢復經營活動”。

  第四個階段,是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,消費者心理上恐懼完全消除。這時就可以開足馬力推動發展國內旅游了。到了第四個階段,要考慮一個新的復雜情況,就是此次國外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在增加,所以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仍然需要比較慎重。

  最后一個階段,就是旅游產業恢復到正常經營的狀態,甚至后續還可能出現反彈的階段。但這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。曾博偉認為,“未來幾個月,我們可能都處在跟疫情共同存在的恢復階段,不能急于求成。”

  “非典”后旅游消費曾出現報復性反彈

  很多人認為疫情結束后,旅游業會有一個報復性的反彈。曾博偉認為,不太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,但反彈仍值得期待。“中國的旅游業從產品到整個供給體系,都是非常好的。這個基本面在,等疫情過去,消費的量能還是很大的。如果國外疫情嚴重,出境游受損的話,對國內旅游增長可能是一個有利因素。”曾博偉說。

  曾博偉認為,中國人對于旅游的消費習慣跟國民性很有關系,“‘非典’以后,消費反彈很厲害,2004年的旅游收入比2003年增長了40%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,一些人感到了生命的無常,想要及時行樂,在消費方面表現得更加激進。這是四川地震以后,消費市場反映出來的現象。”他認為我國中高收入群體人數越來越多,雖然這部分人還面臨著教育、醫療、住房的壓力,但是大多數人在旅游方面的消費彈性依然存在,曾博偉認為,反彈在10月會有突出表現。

  對于反彈,張輝卻認為即使出現,力度也不能和2003年“非典”之后的反彈相提并論。“目前,中國家庭的負債率較高,還貸的需求是剛性的,而旅游消費是彈性的,在負債面前必然要被壓縮”。

  另外,張輝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國性的,每個人都受到了很大影響。我國就業人群主要在民營企業,民營企業要恢復元氣,會出現減薪的問題。家庭生活的成本高,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,旅游消費不可能有高增長。“可能出現的情況是,旅游的人數不少,但是錢花得少,旅游人均消費會大大下降;參加‘一日游’的人可能不少,但住宿旅游者的人次會大大下降。因此,疫情結束后,旅游業的反彈力度不會很大,因為反彈說的不是人數,而是旅游經濟的收益。”張輝說。

  “+旅游”和“兩個力”

  曾博偉認為,通過這次疫情,旅游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省和思考:第一,對不可抗力的出現,平時應做好預案。第二,應關注相關保險,當危機出現時,如何給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保障。第三,旅游投資需適度謹慎。曾博偉說:“過去幾年,旅游行業很被看好,旅游投資高速增長,這次疫情會讓大家意識到,這個行業長期可以看好,但也確實存在一些風險。總的來說,今年旅游業負增長基本上已成定局,2019年,很多企業在大舉擴張的時候,都沒有充分考慮相應的風險,疫情發生后現金流就扛不住了。所以,企業在投資方面還是要適度審慎。”

  在張輝看來,旅游業是一個需求很敏感的產業,導致了產業的脆弱性,藉由此次疫情,旅游企業可以進行反思,增強兩個能力——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,要有競爭力;在非正常的市場環境下,比如在受到傳染病疫情沖擊時,要有免疫力。旅游業提供的商品是服務,是無形的,一旦需求發生變化,就會直接對生產產生破壞。

  張輝認為,企業的發展不能以旅游為單一市場核心,要考慮“+什么”的概念,必須要搞復合性的業務。“此疫情中,凡是以旅游為核心產業的企業受到的沖擊都很大,但如果是復合性的企業,就比較有‘抗震’能力。比如一個農業項目,同時也有旅游的產品,當旅游業不景氣時,農業產值還在。所以需要考慮采取‘+旅游’的方式,來構建業務群,回避風險”。

  張輝向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表示,應該辨證地看待這次疫情對旅游企業的沖擊。“目前,旅游業整體的競爭力和免疫力都很差。一個強大的企業,雖然疫情發生時會受到影響,但是一旦疫情結束,馬上就會快速發展。各行各業的發展,都是在一些突發的社會事件中大浪淘沙進行的,具備生命力的企業在危機中會發現機遇,形成新的商業模式”。